伊朗俄罗斯黄金稳定币合作:地缘政治下的去美元化探索

伊朗和俄罗斯近年来持续面临来自西方国家的国际制裁,严重限制了其参与全球金融体系的能力。两国被排除在SWIFT系统之外,导致跨境支付受阻,贸易结算困难,迫使它们寻求替代性金融基础设施。这种外部压力成为推动双边数字货币合作的重要催化剂。

image.png

美元支付体系的主导地位进一步加剧了两国对外部金融风险的脆弱性。美国通过控制美元清算渠道,能够对非盟友国家实施“长臂管辖”,影响其银行系统的流动性与交易自由度。这一现实暴露了过度依赖单一主权货币所带来的结构性风险,促使伊朗和俄罗斯重新评估其货币政策框架。

在此背景下,去美元化战略的迫切性日益上升。两国不仅希望降低对美元的制度性依赖,还试图通过构建区域性支付机制增强经济自主权。发行黄金支持的稳定币正是这一战略的具体体现,旨在为跨境贸易提供稳定、可控且不受外部干预的结算工具,从而缓解国际制裁带来的冲击。

黄金稳定币的设计与实施框架

1. 黄金储备支撑机制解析

黄金稳定币的核心在于其背后黄金储备的支撑机制。该机制要求每一枚稳定币都对应一定比例的实物黄金储备,以确保其价值稳定并具备可兑换性。黄金储备需由可信的第三方机构进行托管和审计,确保透明度和安全性。此外,储备黄金的流动性管理也至关重要,需在保障兑换能力的同时,避免因市场波动引发的储备不足风险。

2. 跨境贸易应用场景规划

该稳定币的主要应用场景聚焦于跨境贸易结算,旨在规避美元支付体系的限制和国际制裁的影响。通过在双边贸易中使用黄金稳定币,俄罗斯和伊朗可降低汇率波动风险,提升交易效率。具体应用包括大宗商品交易、能源结算及跨境供应链支付等。为推动实际落地,需建立高效的清算网络和合规的交易平台,确保资金流动的顺畅与合规。

3. 阿斯特拉罕经济特区试点方案

阿斯特拉罕经济特区被选为该项目的试点区域,主要因其地理位置优势及对伊朗贸易的枢纽作用。试点方案将首先在特定贸易场景中引入该稳定币,测试其在实际交易中的稳定性与适用性。同时,试点还将探索与本地金融基础设施的对接方式,为后续扩展至更大范围提供经验支持。

监管挑战与实施障碍分析

俄罗斯在数字资产立法方面长期滞后,尽管多次承诺推进相关法律框架,但至今仍未形成完整、可执行的监管体系。国家杜马金融市场委员会主席Anatoly Aksakov虽表示将推动加密货币合法化,但仍明确排除其在国内作为支付手段的使用,反映出政策层面的保守倾向。

俄伊两国在法律体系、金融监管模式及政策目标上存在显著差异,使双边协调面临结构性难题。即便双方均有意通过稳定币绕过国际制裁,但在发行机制、流通范围、监管责任等核心问题上仍需深入磨合,以建立互信且合规的操作框架。

议员安东·特卡乔夫强调,联合稳定币项目必须建立在俄罗斯完成国内数字资产全面监管的基础之上。这一立场凸显出俄方对风险控制的高度重视,也意味着该项目短期内难以实质性落地,需等待国内立法进程的实质性进展作为前提条件。

两国加密货币政策的演变轨迹

1. 伊朗数字资产进口许可制度

伊朗自2022年8月起调整其加密货币政策,工业、矿业和贸易部正式批准将数字资产用于进口支付。此举被视为应对国际制裁压力的重要手段,旨在通过引入替代性结算工具缓解美元依赖,提升对外贸易灵活性。

2. 俄罗斯央行立场的微妙转变

尽管俄罗斯央行长期对加密货币持谨慎态度,甚至反对其作为国内支付工具,但在对外经济活动中展现出一定开放倾向。俄方认可在受监管前提下,使用数字资产进行跨境交易以规避西方金融限制的可能性,反映出政策上的策略性调整。

3. 对内禁止与对外应用的政策矛盾

两国均维持对居民持有或交易比特币(BTC)及美元稳定币(如USDT)的禁令,防止资本外流和金融风险扩散。然而,在对外贸易层面却积极尝试利用加密资产绕开传统金融体系,形成“对内限制、对外探索”的政策张力,折射出地缘政治压力下的务实选择。

数字人民币发展的对比参照

数字人民币(e-CNY)在智能合约技术的应用场景上展现出较强的可编程性与可控性,例如通过美团试点项目实现条件支付、定向消费等精细化管理功能。相比之下,伊朗和俄罗斯当前的数字货币探索更侧重于规避国际金融限制,而非广泛应用于国内零售场景。两国虽未采用类似中国CBDC的技术架构,但在跨境贸易结算中尝试结合黄金储备机制,体现出法定数字货币在政策导向下的差异化发展路径。这种区别反映了不同经济体对数字货币的战略定位:中国聚焦于提升支付效率与金融监管能力,而俄伊则更多将其视为地缘经济博弈的工具。

未来展望与全球金融体系影响

区域性数字货币网络的形成趋势日益明显,特别是在地缘政治压力较大的国家之间。伊朗和俄罗斯推动黄金稳定币的合作,可能成为区域性去美元化支付体系的重要试点。此类机制若成功实施,或将激励其他受制裁经济体探索类似的数字资产合作模式。

与此同时,国际制裁规避机制正从传统金融路径转向基于区块链的解决方案。两国虽禁止本币Crypto交易,但均尝试将其用于对外贸易结算,以缓解制裁对跨境支付的限制。这种“对内禁止、对外应用”的策略,反映出加密资产在地缘经济博弈中的战略价值。

image.png

此外,若黄金背书的稳定币获得广泛接受,可能对当前以美元为主导的全球储备货币格局构成挑战。尽管短期内难以撼动美元地位,但其作为替代性储备或结算工具的可能性正在上升,尤其是在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之间。

上一篇:币安Alpha宣布DarkStar(DARK)代币将于8月4日上线
下一篇:特斯拉加密政策震荡市场 比特币环保争议与未来支付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