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险需求升温?美联储预警关税推高BTC配置?

市场避险需求确实呈现升温态势,主要受地缘政治风险、贸易摩擦升级及美联储政策不确定性推动,传统避险资产如黄金、国债需求显著上升;而美联储对关税推高通胀的预警虽理论上可能强化比特币的抗通胀资产属性,但缺乏直接证据表明这一预警已显著推动比特币配置增长,比特币作为另类避险工具的角色尚未被主流机构广泛认可。

image.png

避险需求升温:传统资产主导市场反应

多重宏观风险因素正共同推升市场避险情绪,其中地缘政治动荡、贸易摩擦升级与美联储政策不确定性构成核心驱动力,传统避险资产成为资金主要流向。

从地缘政治与贸易摩擦看,欧洲政治格局动荡(如法国、荷兰大选后的政策转向)叠加特朗普政府关税政策升级(对加拿大、中国台湾等主要贸易伙伴加征关税),显著加剧了市场不确定性。这一背景下,黄金作为传统避险标的表现突出,2025年8月黄金价格已升至3,367美元/盎司,瑞银预测2025年全球黄金需求将增至4,760吨,创历史新高。

美联储政策与美元流动性变化进一步强化避险需求。尽管市场预期美联储或于2025年9月降息50个基点,但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多次强调“关税驱动型通胀”仍是关键风险,导致美元资产波动性上升。短期国债收益率走低的同时,30年期美债收益率升至4.92%(AInvest数据),反映投资者对长期通胀对冲工具的偏好,传统固定收益资产的避险属性持续凸显。

美联储关税预警与比特币:理论关联与现实差距

美联储对关税推高通胀的明确预警,为比特币的“抗通胀叙事”提供了理论支撑,但现实市场中二者的关联尚未转化为显著配置行为。

在通胀预期层面,关税政策可能通过进口商品价格传导推高整体通胀,理论上利好具有稀缺性设计的比特币(固定供应量2100万枚)。然而,市场对通胀对冲工具的选择仍高度集中于黄金和国债。研究机构AInvest指出,主流机构投资者更倾向于将比特币视为“高风险投机资产”而非“系统性避险工具”,其价格波动性(2025年8月30日-9月5日波动率达7.2%)远超黄金(同期波动率1.8%),限制了其作为避险资产的吸引力。

政策不确定性则为比特币的“去中心化诉求”带来潜在机会。特朗普政府威胁干预美联储政策(如提名对货币政策持宽松立场的新任委员),引发市场对法币体系独立性的担忧,可能提升对比特币“非主权货币”属性的关注度。但这一逻辑仍处于长期观察阶段,尚未形成实质性资金流入。

比特币配置:现状与结构性挑战

比特币配置增长缺乏直接证据支持,机构资金流动与监管环境构成主要制约。

从ETF与机构资金动态看,尽管比特币ETF市场自2024年以来逐步扩大,但截至2025年9月,无数据显示资金因关税政策显著流入。BlackRock等头部机构此前曾提及美联储降息周期可能影响加密市场,但尚未将关税驱动的通胀风险列为增持比特币的直接理由。加密市场的高波动性仍使多数机构将其视为战术性配置而非战略性避险工具。

监管与市场成熟度进一步限制比特币的避险角色普及。欧盟MiCA法案的全面实施(2025年6月生效)虽为加密资产提供了合规框架,但同时也强化了监管介入,削弱了比特币“无监管”的吸引力;而美国SEC对加密资产的分类争议(如是否为商品或证券)仍未完全解决,政策不确定性增加了机构配置的顾虑。

展望:传统资产仍是短期主线,长期关注政策与通胀共振

短期来看,避险需求升温背景下,黄金、国债等传统资产仍是更稳妥的选择。瑞银财富管理建议投资者将黄金配置比例提升至投资组合的8%-10%,30年期美债则可作为长期通胀对冲工具(收益率4.92%已反映部分通胀溢价)。

中长期需关注两大信号:一是美联储降息周期启动后,若通胀持续高企(尤其是关税驱动的结构性通胀),比特币的抗通胀叙事可能获得更多验证;二是比特币ETF市场的进一步扩容(如现货ETF审批加速)或降低机构配置门槛。风险层面,地缘冲突升级(如欧洲政治动荡加剧)或政策突变(如关税范围扩大)可能引发市场剧烈波动,需通过多元化配置对冲风险。

总体而言,避险需求升温明确,但比特币尚未成为主流避险资产;美联储关税预警的影响更多停留在理论层面,其对BTC配置的实际推动需等待市场共识与监管环境的进一步演变。

上一篇:比特币核心开发者声明啥?交易过滤争议焦点在哪?
下一篇:‌审批宽松信号?SEC监管转向利好比特币ETF?‌